比丘是指出家受具足戒的男性。
戒律:
1、三皈依戒,是学佛的基础,受此皈依,真正踏入佛门。
2、五戒,亦是基础戒,内容如楼上所言。
3、八戒,是在家居士所受的出家戒,期限为一日一夜,内容是五戒再加上六戒
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4、沙弥戒与沙弥尼戒,是指未到二十岁而出家的男女,及刚出家的男女所受的
戒,八戒再加上不得自作歌舞、音乐、伎艺等的世俗游戏,亦不得存心去观
赏世俗的歌舞、音乐和伎艺等的演唱、不储蓄金钱,也不手持金钱等的财
宝。
5、式叉摩那尼戒:此为出家女性在沙弥尼和比丘尼衔接的过程中所独守的,是
为 了观察女性是否在出家前怀孕而自己不知。实际并无多出的戒条。只是加
强六法的学习,“谓不淫,不盗,不杀,不虚诳语,不饮诸酒,不非时食。
由尼报弱,就小学中别提六行为具方便。二年则验胎有无,六法则显行贞固,
十诵所谓练身练心即是义也。”
6、比丘戒与比丘尼戒:具足戒,二十岁以上的受过沙弥沙弥尼戒的出家男女所
受,戒律男性二百五十条,女性三百多条,内容若非比丘比丘尼不应观看读
诵
其他还有菩萨戒,不论出家在家均可受持,在家有六重二十八轻戒,出家有十重四十八轻戒:
1、六重戒:不杀生、不偷盗、不虚说、不邪淫、不宣说四众过罪、不酤酒
2、二十八轻戒:常当供养父母师长、不得耽乐饮酒戒、戒恶心不瞻视病苦、
有乞者不能多少分与遣空还、见四众应起承迎礼拜问讯、见四众毁所受戒心
生憍镘、六斋日应受八戒供养三宝、四十里有讲法处应往听受、应受招提僧
卧具床、戒疑水有虫便饮之、险难之处无伴不得独行、不得独宿尼寺、不得
为于财命打骂奴婢僮仆外人、不得以残食施四众、不畜猫狸、不畜养象马牛
羊驼驴一切畜兽、不储畜僧伽黎衣钵锡杖、戒若须田作不求净水及陆种处、
物说价已,舍贱趋贵,斗秤量物须平满、不于非处非时行欲、不隐瞒官税、
不犯国制、戒得新谷果瓜菜茹不供养三宝先自受用、戒僧若不听说法辄自
作、不得在比丘沙弥前行、戒僧中付食若偏为师选择美好食过分与、不得养
蚕、戒路遇病不住瞻视为作方便付瞩所在
3、十重戒:杀、盗、淫、妄语、售酒、说四众过、自赞毁他、悭惜加毁、瞋不
受悔、诽谤三宝等。此十重戒为大乘戒的最重过患,若大乘菩萨犯此法,则
构成波罗夷罪。
4、四十八轻戒:相对于十重戒,四十八轻戒乃属轻垢罪,内容包括不敬师友
戒、饮酒戒、食肉戒等四十八条。
又有密乘戒,未受灌顶者亦不应观看读诵。
基本上就这样,但有些地方恐出差错,又见书中说八戒实际上是把沙弥戒中不涂饰香蔓与不自作往观听歌舞合为一条,因此沙弥戒实质内容与是八戒加不捉银钱。及式叉戒这里写得太过简略,但因我未受过这些戒,在网上所查如此,不敢依记忆写,记不大清的地方请包涵。这些都请自己再细查一下。
受过佛教比丘戒的算是比丘。戒规不对外公开。
佛教的居士戒有:不杀生,不妄语,不邪淫,不偷盗,不饮酒。